1978年9月9號,日本中音薩克斯風手阿部薰因藥物過量致死〈自殺抑或意外無可得知〉,得年29歲。阿部1949年出生,17歲自學薩克斯風,19歲出道,29歲身亡,其音樂生涯竟只有短短十年。日本導演若松孝二的電影《Endless Waltz》即是講述阿部薰生平,可惜筆者無緣得見。

《集團投射》以時間為軸線,兩人以疾速狂亂的方式演奏。高柳大量的feedback和阿部不協調且強力的長時間吹奏,令聽眾隨之進入狂喜之中。相反的《漸次投射》則以空間做為軸線,慢速清醒。此時期的阿部薰也採取此種態度,其音樂狂野乖張、凶狠急躁、自虐攻擊、顛覆式的吹奏。前衛爵士樂手Eugene Chadbourne曾經如此形容阿部的樂音:「阿部薰是歷史上吹出最粗厲的薩克斯風聲音的人!」但在這極度往偏鋒走的音樂卻辯證式地產生了美感。如此的樂風總讓人聯想到Albert Ayler和Anthony Braxton。但有別於Albert Ayler的社會意識以及Anthony Braxton的精密計算,阿部薰則是偏執自省,放大內心的瘋狂。

他對音樂的要求可在他的自述中了解:
「 我要的是迴避所有判斷的音樂、永不毀朽、能突破所有意象而獨立;來自生也來自死、會死的聲音。圍繞在我身旁的聲音、像是突然戒毒癮所產生的症狀的聲音、拒絕被私自擁有的聲音、發瘋的聲音、自大千世界溢出的聲音,聲音之聲音。」
阿部薰也遵循了爵士樂的地下傳統:酒精與毒品。其音樂與毒品相互滋養而成。

之所有大多數阿部薰的專輯皆是獨奏專輯,也是因為其特立獨行、沒有底限的風格使得其他樂手不願配合。也正因如此才可讓我們更清楚地看見聽見阿部薰。
ps.目前館內尚有Last Date、集團投射、騷vol.2、vol.4、vol.5、vol.7、vol.8。如有需要請留言。
關於阿部薰傳記的電影"Endless Waltz",若有興趣的話可以跟我連絡,無字幕。
回覆刪除從電影中也可以看到阿部薰受到現象學的影響。
"唯有透過破壞結構、藐視規則才有可能尋得真相。就像是回到了渾沌原初,無所謂混亂及秩序的分別,才能尋回被秩序所永遠企求的混亂。" 這句話好棒,請問是來自阿部薰的訪談或相關資料嗎?
回覆刪除這是才女"邊"的自撰文字
回覆刪除可惜她已不是小園丁囉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