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車去太陽
最近經同事Ishoni介紹看了兩部電影”拿破崙炸藥”與”幸福黃色電影”,看完後直覺渺小的我們到底在追求什麼?大哭大笑後就真的快樂了嗎?在導演Jared Hess有既是無的哲學思維表現下,拿破崙炸藥這部看似簡單卻充滿無限張力的佳片,端看你如何發揮自己的想像空間,而在片尾曲When In Rome - The Promise
新浪潮的New Romantics情懷下,帶領我們走向美好浪漫時光的完美結局,彷彿回到80年代單純快樂的感動;而另一部真人真事版的西班牙獨立電影”幸福黃色電影”所探討的是充滿深度的超完美愛情,這又讓我想到情人節快到了,是不是只有情人節那天才懂得浪漫?一年365天,而太陽大約離我們一億五千萬公里遠,如果開車去以時速150公里來計算那得花上一百多年才到的了,如果真的可以去太陽,也許可以陪著另一半去追尋太陽,雖越接近越痛苦,但似乎也考驗著兩人的決心…
繼英國龐克運動之後在80年代初期衍生出的New Romantics,想當然爾是無可救藥的浪漫,華麗的反諷傳統男裝與快樂的論調為其招牌,海鷗頭佩上皺摺的襯衫Duran Duran、Spandau Balle、Human League、Adam And The Ants、Culture Club、Depeche Mode、Classix Nouveaux、Blancmange),充滿未來主義色彩的Synthesizers音色襯底,令人會心一笑的簡單MV,當時倫敦首屈一指的夜店Billy's捧出像David Bowie這樣的巨星,而後來的Blitz Club更會播放一些Kraftwerk、Y.M.O、Brian Eno…的歌,當中不得不提到本名Steven Harrington的Steve Strange這位Blitz Club老闆,他同時也是新浪潮經典樂團Visage的靈魂人物兼主唱,在早期他本來在龐克之父設計師Malcolm McLaren的服裝店工作(New York Dolls與Sex Pistols就是因這位先驅而得以名留萬世),私底下他當起Promoter替許多的clubs設計一些海報與拍攝一些Video做宣傳,在1978年時他與Midge Ure、Rusty Egan出版了幾張單曲,其中包括了Fade To Grey這首熱門7吋單曲
推出後大受歡迎,從此Visage聲名大噪直至1984年樂團解散,85年他移至西班牙party聖地Ibiza玩起trance,並開了Double Bass這間club,吸引許多士紳名流,在整個電音史上他算是個專業的經理人,而當時他所經營的clubs不知孕育出多少名團,像Depeche Mode、Culture Club的初次演出就是在那裡,在2002年時他出版了Blitzed的回憶錄,裡面有許多珍貴的英國樂史。
而DJ Rusty Egan(他是新浪潮樂隊The Rich Kids的鼓手,而該團創團元老正是Sex Pistols的貝斯手Glen Matlock)Rusty Egan在Blitz放歌時常會播放像Electronica/Synthpop的音樂並加入一些Soundtrack讓整個DJ Set充滿情緒張力,這樣的DJ技巧在當時絕對是創舉,在倫敦中部夜生活圈一砲而紅的他與Steve Strange在1982年的時候開了一間影響整個英國音樂圈的club”Camden Palace”(Madonna、prince…無數超級樂團均在此表演過,有興趣的話可以看'
Breaking Glass'這部電影),後來他除了開始幫一些樂團出版唱片外也和DJ合作並走進專業DJ的領域致力推廣80年代synthpop\electronica音樂..
New Romantics自70年代中性的前衛華麗搖滾脫穎而出成為80年代的新寵兒,David Bowie自然是該時代的新興偶像,除了絢麗的裝扮外,誇張的舞台效果堪稱一絕(有點像我們的李恕權大哥),當中自然不能不提到他在1980年經典單曲”fashion”
特殊的vocals被標榜為New Romantics自然不為過,當時的年輕學子大夥都爭相模仿David Bowie的妝扮,同時期亦包括了 Roxy music的Brian Eno也被視為New Romantics的經典代表,還有來自日本由阪本龍一領軍的Yellow Magic Orchestra與德國的電子樂先鋒Kraftwerk、Can都被視為對未來電子樂影響盛鉅的代表,雖此種樂風當時被視為glam rock,但就音樂的編排上更多了合成器的運用與充滿未來科技感的音色,其中影響英國最大的樂團仍屬Landscape與Ultravox這兩組樂團,特殊創新的實驗音色結合前衛性十足的節奏,讓人很難不被吸引,當中不能不知道Landscape的Richard James Burgess與Ultravox的Warren Cann和Visage的Rusty Egan這三大鼓手,因為當時一些創新且具實驗性的節奏就是他們所發想出來的。時至1981年Spandau Ballet的造訪紐約,造成美國後來的New Ro運動,自然而然所謂的歐陸舞曲也就蘊育而生。
譯自: wikipedia、pure80spop、allmusic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