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Episome/大友良英、吉田達也、Bill Laswell
自從在White Noise底下發了一張Guitar Solo專輯之後,大友良英又重拾電吉他。這三個人以自己最拿手的樂器,重回搖滾的原點。大友的吉他時而緩飆,時而搞噪音。Laswell的貝斯與吉田的鼓強勁有力。此張專輯可說是大友近年來最好的專輯之一。

Time Lapse/Evan Parker
這是薩克斯風手Evan Parker在1996年間至2001年間的錄音。Parker以即興又小心翼翼的手法不斷重複、堆疊dubbing各種聲響,創造前景音和背景音的衝突與和諧。乍聽之下似Michael Nyman,帶點學院派氣息,卻更蘊含自由爵士的精神。由此專輯更可見Parker其欲在音樂史上留名的意圖

Metheny Mehldau/Pat Metheny, Brad Mehldau
完美絕配,Metheny似有神來一筆的吉他,搭配Mehldau似柔似水的琴聲,兩人旗鼓相當,行雲流水,睡覺前、睡覺後都適合。

Half the Perfect World/Madeleine Peyroux
法國女伶同時也有Billie Holiday傳人的第三張專輯,大多為翻唱英文歌曲
,有Leonard Cohen、Tom Waits、Joni Mitchell、卓別林、和Serge Gainsbourg的歌。Peyroux的低沉慵懶嗓音,加上如Billie Holiday的神奇轉音,讓人沉醉其中。

Nostalghia: Song for Tarkovsky/Francois Couturier
塔可夫斯基的電影是沒有音樂的,電影中只有緩慢的現實,矛盾的人們、以及濃得化不開的鄉愁。世人們深陷其電影無法自拔。鋼琴家Francois Couturier亦是,這種無以名之的感動躲避語言的描述,只能用音樂來表現。Couturier以音樂來表達塔氏電影:昂德烈柳布列夫、潛行者、鄉愁、犧牲。

Spanish Again/Michel Camilo, Tomatito
五年前與西班牙佛朗明哥及他首Tomatito合作的專輯「Spanish」使得世人驚艷。五年後再次合作依然讓我們讚嘆。此張專輯除了標準曲之外,特別向阿根廷探戈大師Astor Piazzolla致敬。

The Complete 1957 Riverside Recordings/Thelonious Monk, John Coltrane

From This Moment On/Diana Krall
向爵士歌手前輩們致敬的專輯。不用多說,Krall的專輯絕對都是榜上有名。

African Rhythms/Pierre-Laurent Aimard, Aka Pygmies, Gyorgy Ligeti, Steve Reich
民族樂總是容易成為被其他樂種消費的受害者。原住民音樂如此,更何況非洲音樂。但此張專輯並非如此。在現代樂大師Ligeti和Reich聯手之下,強調的是非洲音樂與現代音樂的對比。
滄海遺珠之安慰獎

我承認我從來沒想過New York Dolls會再出專輯,這幫當年紐約Glam Punk的靚團,在個個年華老去後,還能glam得起來嗎? 但是當聽到主唱David Johansen那獨特唸歌式的唱腔依然沒變,只是多了點歲數,不禁讓我想起當年對Lipstick Killer的莫名熱愛。此時多了點鄉村、多了點metal,紐約娃娃,算你強!

Ringleader Of The Tormentor/Morrissey
不用多說,Morrissey的專輯依照慣例一定會是榜上有名。

關鍵協議 The Proposition (Original Soundtrack)/Nick Cave, Warren Ellis
Nick Cave為好友導演John Hillcoat執導電影「關鍵協議」所做的配樂。詭異的氣氛、緩緩飆出攝人的哀傷。與Dirty Three小提琴手Warren Ellis合作。佳作!值得推薦

At War with the Mystics / The Flaming Lips
New York Dolls的牛仔褲一樣緊繃
回覆刪除薑果然還是老的辣